工業機器人是下一代科技戰中各個國家的一個必爭高地,不管是半導體生產、汽車生產、還是醫療器械的生產,這些機械手臂的加入將在未來構筑起每一個工業強國的工業底色,然而就是在如此重要的領域,在3年,也就是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平均國產化率為只有30%,工業機器人中一些核心零部件的卡脖子情況,阻礙了我們國家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諧波減速器,就是其中的一個。
諧波減速器有什么用?機器人每個關節運動均需靠伺服電機驅動,伺服電機具有輸出轉速大、輸出扭矩小的特點;而關節結構實際上的需求是輸出轉速小、轉動扭矩大,所以現有伺服電機的輸出不能滿足終端機械本體的運動需求,就需要減速器這一結構進行減速。
換句話說,減速器就像是人的肌腱,連結肌肉和骨骼之間,讓動力和肢體更加協調
但許多人都不知道,正是這么重要的一個核心零部件,我們國家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被卡脖子。
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精密減速器研發生產的廠商主要包括納博特斯克、哈默納科、日本新寶、住友,而他們,都是日本的公司。其中,哈默納科和納博特斯克是減速器行業的絕對龍頭,兩家公司占據了全球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約70%的市場份額。在中國的許多生產線上和工業產品上,都能夠看到這兩家日本減速器公司的身影。
而中國打破日本減速器的壟斷,是從2011年開始的。2011 年,一家叫做綠的諧波的公司誕生于江蘇蘇州,在國內率先實現諧波減速器的工業化生產和規?;瘧?,才打破了日本品牌在國內機器人諧波減速器領域的長期壟斷。2011年3月,公司首臺減速器樣機送江蘇省減速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試。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而目前,綠的諧波也成為了國產減速器的代表,在國內自主品牌機器人市場占有超過60%份額,同時綠的諧波減速器在全球諧波減速器的市占率也達到 6.16%,其諧波減速器出貨量僅次于日本哈默納科,是世界第二大 諧波減速器生產企業。2020年,綠的諧波登陸科創板上市,也成為了一則非常典型的中國專精特性的代表。
諧波減速器作為工業機器人的一個重要零部件,曾被日本企業壟斷了30多年。然而,但這種局面卻在2013年被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民營企業打破,這樣的經驗,我們是不是可以復制到其他卡脖子的領域呢?
我認為這是非??赡艿?,但這里有幾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是在我們相關領域已經有基本的技術積累。綠的諧波開始做減速器并不是完全的門外漢,這家公司的前身,是1999年創立、2003年注冊的蘇州恒加金屬制品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以做精密加工的代工起家,默默在精密機械加工領域積淀多年,雖然代工的價值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最低端,含金量不高,但憑借著低成本,這些產品賣到歐洲的零部件售價只為歐洲本土企業的百分之二三十左右,這讓綠的諧波在早年間,其實就已經進入了這個行業,并且開始臥薪嘗膽,積累技術。
第二個前提是,相關市場出現替代機遇。一家代工廠是如何切入精密儀器的?這背后的關鍵因素是競爭對手的失誤導致的供應商替代機會。2003年前后,一個偶然的機會,綠的諧波高管聽到國際機器人巨頭的工作人員對日本公司高度壟斷諧波減速器的做法頗有怨言。而這一次抱怨,才誕生了左昱昱能夠發現減速器的市場機會。
第三個前提是原始創新精神,有了技術積累,有了市場機會,最終能夠實現破局的,是能夠突破技術壟斷的原創精神,在綠的諧波看準方向后,毅然的決定從代工的紅海殺入諧波減速器的藍海,不斷將每年代工的幾千萬利潤全部“砸”進諧波減速器的研發,綠的在諧波減速器技術研發上前后共投入兩億多費用,這對一個代工民營企業來說,還是很“瘋狂”的。而正是這樣的原始創新精神,才能夠讓中國今天國產減速器的市場份額,不斷提高。
中國機器人諧波減速器的崛起,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在專精特新領域打破壟斷的歷程,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歡迎你在評論區中告訴我,我會在之后的文章中,講解你感興趣的中國科技崛起故事。